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角色定位的呈現、調適及強化
王富軍 孫玉洲
摘要: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呈現出多元的角色定位。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引領者,是國際和平與發展的積極推動者。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角色定位的調適是一個極為系統深刻的過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國內外形勢變化、黨自身建設發展變化都深刻影響著黨的角色定位與政策走向。這一動態演進過程并非簡單的策略調整,而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方法論基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人民為中心、與時俱進等基本原則,使其始終符合人民利益、緊跟時代步伐,實現角色定位與時代使命的有機統一。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角色調適的路徑在于:強化理論武裝,提升思想引領力;優化組織架構,增強行動執行力;創新工作方式,拓展角色影響力。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戰略,不僅深刻體現了黨的自我革命精神,更在鞏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的同時,對黨的角色定位進行了全面深刻的強化。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角色定位;角色調適;全面從嚴治黨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城鄉融合發展的生成邏輯、科學內涵和實踐路徑
王玲玲
摘要:在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城鄉融合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城鄉關系理論的繼承發展,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城鄉關系探索的經驗總結,也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現實需要。就內涵來說,城鄉融合發展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保障、人民至上為基本立場、共同富裕為價值追求、協調并進為核心原則,構建起理解城鄉融合發展的基本框架。新征程上,必須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強化公共服務均衡性、優化治理體系等手段,以城鄉融合發展賦能中國式現代化。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共同富裕;鄉村振興
中國式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生成邏輯、創新發展與價值意蘊
萬金鵬 楊豐睿
摘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特質,是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中國人民百年探索歷程中的主動抉擇,也是中國共產黨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大局”作出的戰略選擇,更是對西方國家具有擴張性和掠奪性殖民現代化老路的超越。深入剖析中國式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可見其明晰的生成邏輯、與時俱進的創新發展之處以及值得借鑒的價值意蘊??偨Y分析這一發展道路能為更多國家選擇走和平發展道路提供新的參考,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世界和諧發展。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和平發展道路;生成邏輯;創新發展;價值意蘊
以守正創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出場語境、實踐進路與時代價值
吳涵
摘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決定,強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守正創新的重大原則。守正創新源于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生命力,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聚焦于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和工作方法,具有豐富的內涵。以守正創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原則堅定和創新發展的實踐導向,不僅是對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新闡釋,更是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群眾史觀的必然要求,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方法論指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守正創新的重大原則。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守正創新;全面深化改革
奠定西藏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根基——紀念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
廉湘民
摘要:西藏地處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邊疆。近代以來,社會條件和祖國內地有所不同,反分裂斗爭形勢更加嚴峻,西藏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比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局勢更加復雜,工作進展速度要慢一些,黨中央、毛主席采取了極為慎重的態度加以對待。從1949年到1965年的16年,在黨中央、毛主席的堅強領導下,中共中央西南局、中共西藏工委帶領廣大人民解放軍指戰員、進藏干部職工,團結西藏廣大僧俗上層愛國人士和人民群眾,完成了解放西藏、進軍西藏的光榮任務,維護祖國西南邊疆的主權和安全;開展了統戰上層、影響群眾工作,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創造了西藏社會和政治變革的良好政治條件。通過平息叛亂、民主改革,創造西藏全面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良好社會條件,迎來了西藏社會穩定發展時期,建立西藏自治區,全面落實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奠定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根基。為隨后的西藏社會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以及改革開放,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奠定了良好基礎。這一切,黨的全面領導起到了根本保證作用。
關鍵詞:西藏;人民;當家作主;政治制度;黨的領導
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紅色文化保護的成就、經驗及其進路
蔡林娜
摘要:西藏紅色文化作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與改革進程中創造的精神瑰寶,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與偉大的精神力量,更是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文化基礎。歷經六十年實踐,西藏紅色文化保護不僅取得矚目成就,更積累了豐碩經驗。文章基于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回顧自治區成立六十年來西藏紅色文化保護在政策保障、資源普查、遺址修繕、宣傳教育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提煉出堅持黨的領導、因地制宜、多方協同等典型經驗,并從完善保護機制、深化價值挖掘、創新傳播方式等維度擬定實踐對策,以期通過推動新時代西藏紅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注入精神動能。
關鍵詞:紅色文化保護;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西藏;未來進路
以黨的優良作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西藏篇章的理論邏輯、歷史成就和實踐路徑
黃昭委 益西卓嘎 王海濤
摘要: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優良作風是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來,在社會主義制度所體現的真理力量和共產黨人優良作風所體現的人格力量共同作用下,西藏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本文從理論上構建了優良作風推動西藏現代化建設的邏輯框架,系統梳理了優良作風在西藏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價值,并對如何發揮優良作風在提升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匯聚群眾力量等方面的作用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黨的作風;西藏;現代化;路徑
西藏新聞傳播事業現代化發展的歷史階段、實踐成就與時代使命
汪羅
摘要:西藏新聞傳播事業的現代化發展歷經初步現代化、全面現代化與深度現代化三個歷史階段,在構建現代地方傳播體系、建設民族語言媒介體系、形成漢藏雙語傳播機制、提升傳媒國際話語能力、積累“新聞援藏”經驗五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新時代新征程,西藏新聞傳播事業要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凝聚內部輿論共識,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
關鍵詞:西藏新聞傳播事業;歷史階段;實踐成就;時代使命
多元共生視域下藏傳佛教參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路徑探析
靳海波
摘要:本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理論基點,通過歷史溯源、文化解碼與社會功能分析,探討藏傳佛教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的特殊作用。文章聚焦西藏邊疆民族地區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藏傳佛教、宗教界、信教群體應“如何發揮作用、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并以藏傳佛教“兩重性”社會功能及其發展變遷為視角,兼顧“長期性與群眾性”特點,發掘藏傳佛教正向功能并探索有效機制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關鍵詞:多元共生;藏傳佛教;中華民族共同體
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生活化的實踐邏輯與行動路徑——以“鄉村振興那曲奮進”為例
殷小燕 高大洪 張洪偉
摘要:本文將以交往行動理論為分析框架,以那曲“奮進”活動為案例,從交往行動理性的基本維度出發,考察民族地區群眾性動員活動在主體間性、交往媒介的應用、溝通情境的創設以及溝通導向四個方面如何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而以群眾動員為出發點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路徑建議。
關鍵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交往;民族地區群眾;動員民族認同
西藏紅色旅游資源與民族團結教育融合路徑研究
師曉娟 王佳琪 王麗萍
摘要:本文通過對西藏紅色旅游資源的深入挖掘與分析,揭示了紅色旅游如何通過講述革命歷史、展示民族團結典范、營造愛國主義氛圍等教育元素,有效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情感交流與相互理解,并與民族團結教育相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教育旅游模式。通過案例研究法,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西藏紅色旅游景區作為研究對象,聚焦于紅色旅游資源如何轉化為生動的民族團結教育素材,使游客在游覽過程中不僅能夠了解西藏革命歷史,更能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內涵,進而深化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與認同,增強民族團結意識,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關鍵詞:西藏;紅色旅游;旅游資源;民族團結
護航中國式現代化西藏實踐的理論指導、現實挑戰、任務路徑
楊力源
摘要:維護涉藏領域國家安全,是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西藏篇章的應有之義。當前,涉藏領域國家安全面臨內外壓力疊加、體制機制待全等現實挑戰。為提升護航中國式現代化西藏實踐的針對性、有效性、前瞻性,需要聚焦保障各族人民安全、維護涉藏領域政治安全、堅決維護國土安全、切實捍衛生態安全。新征程上,為提升護航中國式現代化西藏實踐的能力水平,要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統籌發展與安全,夯實維護安全的物質與精神基礎,健全高效聯動的工作體系。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總體國家安全觀;西藏實踐;新征程
西部民族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邏輯、發展水平與實踐路徑
李蕊 陳泓宇 袁嘉璇
摘要:新質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民族地區在新發展階段構筑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民族地區實踐的“必答題”。新質生產力正以高價值性、高創新性、高質量性、綠色融合性之勢滲透到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各領域,為民族地區產業發展迭代升級提供了新動能。研究新質生產力在民族地區的實踐,勢必會給民族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帶來一定的現實困難和挑戰。因此,必須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從科技創新、產業布局、人才培育、生態優先以及區位優勢等方面著手贏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主動,從而發揮后發優勢,實現換道超車。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內在邏輯;統計測度;實踐路徑
基層黨組織引領下邊疆農牧民群眾主體性培育機制研究——基于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的治理實踐思考
吳冬梅 郝少敬
摘要:本文以習近平總書記給西藏林芝市嘎拉村重要回信精神為根本遵循,圍繞“為建設繁榮穩固的祖國邊疆貢獻力量”的目標任務,聚焦“基層黨組織核心引領”與“農牧民群眾主體力量”的雙輪驅動邏輯,就夯實基層基礎與加強邊疆治理,從強化核心引領是關鍵、激發主體力量是基石、深度融合是突破方向三方面系統闡釋筑牢西藏邊疆穩固根基的實踐路徑。研究發現,唯有以回信精神為引領,實現組織引領力與群眾主體性深度融合,方能夯實西藏長治久安根基,為建設美麗幸福西藏、筑牢西南安全屏障提供堅實支撐。
關鍵詞: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基層黨組織核心引領;農牧民群眾主體性;邊疆穩固
西藏綠色金融與生態經濟耦合協調關系探析
玉珍 敖亞萍
摘要:本文聚焦2018—2023年西藏綠色金融與生態經濟的耦合協調關系展開研究。研究發現,二者耦合度C值波動上升,從起初相互作用強度較弱,到2023年C值回升,系統間交互強度顯著增強,側面反映出政策推進與外部環境變化對其關系的動態影響。協調指數T值年均增長率達24.3%,從2018年到2023年持續增長,顯示兩系統綜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且2021年生態經濟系統進入快速發展期,與西藏高原特色生態經濟區建設政策深化緊密契合。耦合協調度D值從2018年的中度失調穩步提升至2023年的中級協調,年均增長23.8%,清晰呈現出兩系統從低效互動向協同共進的轉變歷程,這一轉變與西藏生態安全屏障功能定位高度契合。研究表明,西藏綠色金融與生態經濟正逐步走向協調發展,對西藏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綠色金融;生態經濟;耦合協調
(來源:中國西藏發展論壇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京(2022)0000027

